給公眾的建議

 

發生核事故,我應該怎樣做?

 

一旦發生核事故,你應該:

  • 切勿驚慌,保持冷靜,以理智的態度應變。遇上緊急事故時,恐慌做成的後果往往比緊急事故本身更為嚴重。
  • 留意電視台和電台的公布,如當局有任何指示,請按指示行事(包括採取預防措施和避免進食受污染的食物)。
  • 切勿誤信謠言。

發生緊急核事故時,撤離是指什麼?

 

撤離是一項緊急防護行動,指在緊急情況下,迅速安排市民暫時撤離某地區,避免他們吸收輻射或減低他們吸收的劑量。

 

撤離的目的是什麼?

 

撤離的目的,是避免市民短期吸入受輻射污染的空氣及接觸來自輻射雲或沉積於地面的放射性物質的外部輻射,或把影響減至最少。如在輻射洩漏前採取這項防護行動,將可避免市民吸收空氣中的放射性物質(雲層照射及吸入)及直接受輻射污染。

 

發生緊急核事故時,我是否需撤離?

 

即使大亞灣發生核事故,香港市民也無須撤離。不過,當局可能會撤離大亞灣20公里範圍內的平洲居民和遊客,以及大鵬灣水域的船隻,以策萬全。

 

發生緊急核事故時,屏蔽是指什麼?

 

屏蔽是指留在屋內或建築物內,關上門窗和堵塞通氣管。發生輻射洩漏事件時,這可作為有效的緊急應變措施。

 

屏蔽的目的是什麼?

 

視乎當時的風向和其他天氣情況,輻射煙羽可迅速飄過有關地區,留在屏蔽所能有效減少輻照。假如遇上惡劣天氣(例如暴雨),未能迅速安排市民疏散,進入屏蔽所也是較理想的做法。當局或會要求市民留在屏蔽所,直至在天氣好轉,適宜進行疏散行動為止。

 

如輻射煙羽經過時,當局呼籲我留在室內,我應怎樣做?

 

即使大亞灣發生核事故,輻射煙羽飄至,市民只要位處大亞灣20公里以外,便無須進入掩蔽所。

如果當局呼籲你在輻射煙羽經時留在室內(或須逗留數小時,視乎天氣情況而定),你應該:

  • 關閉所有門窗。

  • 關掉暖爐、冷氣機等換氣裝置和任何其他通風系統。

  • 留意電台及電視台的宣布或登入政府網站或流動應用程式,及時取得緊急事故的資訊。

  • 盡量不要使用電話(包括手提電話),以免系統不勝負荷,妨礙緊急通

 

我需要服食甲狀腺封閉劑嗎?

 

放射性碘是核事故中最常釋出的裂變產物之一。接近事發地點的市民和負責應變行動的人員可能會受到放射性碘照射,嬰兒和兒童會最容易受到影響。在輻射煙羽到臨前或到達數小時內服用甲狀腺封閉劑(即穩定碘片),可有效阻隔甲狀腺吸收放射性碘,因而降低患上甲狀腺癌的風險。

 

政府已貯存大批甲狀腺封閉劑以備緊急用途。如有需要,政府會發出通告和指示。緊急應變部門會向特定類別的市民派發甲狀腺封閉劑以供服用。

 

經審慎評估後,只有從東平洲和大鵬灣地區撒離的市民,以及參與撤離行動的人員,才有可能需要服用甲狀腺封閉劑。服用甲狀腺封閉劑或會產生副作用,市民應在政府發出指示時才服用。


 

什麼是消除輻射污染?

 

發現撤離受到放射性物質污染,有關人員會展開消除輻射污染程序。更換衣物清潔的紙巾抹拭皮膚,可消除大部分污染。如有需要,可再淋浴。如有需要,政府會立監測中心,為受輻射污染的市民提供協助,安排清除輻射


受污染的人或物件會否影響其他人?

 

大亞灣發生場外核事故的風險微乎其微。假如在大亞灣核電站發生應急事件,核電站附近的市民或物品可能會受洩出站外的放射性物質污染。

放射性污染有別於傳染性病原體,通常不會傳染或隨時間而增加,反而會因放射性衰變及採取基本個人衞生措施後,隨時間大幅減少。所以,受污染的人或物品極不可能影響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