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應變
大亞灣應變計劃啟動階段
當收到懷疑核事故的警示後,保安局局長會根據輻射監測數據和技術部門的意見,決定啟動適當的應變計劃階段。
大亞灣應變計劃的啟動階段,代表按香港所受的風險程度採用不同層次的應急措施。大亞灣應變計劃的啟動階段和廣東/嶺澳核電站的國家核電廠緊急應變級別的關係如下:
大亞灣應變計劃啟動階段 | 國家核電廠緊急應變級別 (廣東/嶺澳核電站) |
---|---|
觀察階段 |
應急待命 |
戒備階段 |
廠房應急 |
局部啟動階段 |
場區應急 |
全面啟動階段 |
場外應急 |
香港的緊急應變計劃區
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標準,香港已成立了兩個緊急應變計劃區(下稱“應急區”):
應急區1 (20 公里)
大亞灣核電站方圓20公里範圍內將採取煙羽防護措施,包括撤離、屏蔽或服用甲狀腺封閉劑。
香港境內位於這個應急計劃區的陸地只有東平洲。
應急區2 (85 公里)
全港將實施飲食防護措施,監控核電站周邊地區進口、本地生產或供應的糧食、禽畜和食水。
大亞灣核電站與香港的距離
政府緊急應變架構
如遇重大事件,例如廣東核電站/嶺澳核電站發生場外緊急情況,行政長官及保安局局長將分別召開行政長官督導小組及執行小組,小組成員包括所有相關的決策局及技術和行動部門的首長,以協調政府不同層次的工作,並考慮各相關專業和前線部門的意見,以支援應變計劃的執行。相關的決策局及部門亦會因應應變計劃的啟動階段,按計劃作出適當行動及防護措施。
如廣東核電站/嶺澳核電站發生緊急情況,為避免或紓緩因謠傳及過份憂慮而造成恐慌,讓公眾全面知道當時情況是至關重要的。除了行政長官督導小組及執行小組外,如有需要,資訊政策委員會亦可能會召開,就公告有關特別重要事件向政府提供意見。政府會透過各種渠道發佈全面信息,包括本網頁、電視、收音機將重要的緊急應變資訊通知市民。市民應留意電台、電視台廣播及政府網頁有關應變指引的公佈。
加強輻射監測
一旦發生或懷疑發生核事故,當局會加強監測香港環境的輻射水平,以便及時收集詳盡的輻射數據,盡早評估核事故可能造成的後果,並釐定須採取的防護措施。加強輻射監測的措施包括:
空中、海上及地面
- 在東平洲透過自動伽馬譜法系統密切監察空氣中的輻射水平;
- 全面啟動輻射監測網絡中的各種儀器,包括收集空氣及雨水樣本作放射性分析;
- 利用空中輻射監測系統進行應急空中輻射巡測,以監測香港境內不同高度和地面的輻射水平;
- 利用輻射巡測車及七號滅火輪上的輻射監測儀器在地面及海上流動監測香港境內的輻射水平;
- 透過設在指定消防局的輻射監測儀器,加強監測環境伽馬輻射水平及收集更多空氣樣本;
- 密切監察和分析來自廣東及澳門的輻射數據。
供水
- 利用在線水質污染監測系統密切監察水質
- 增加從水塘,濾水廠和用戶水龍頭抽取樣本。
活生食用動物和食物
- 如有放射性微塵釋出,視乎洩漏放射性核素的水平,暴露於戶外的食物和食水有可能受到污染,政府會因應情況,考慮適當管制食物和食水的分配。某些食品,例如戶外種植的葉菜和水果,特別易受放射性微塵污染。受放射性微塵污染的牧場乳牛所產牛奶,亦有可能含放射性核數。
- 政府會增加邊境管制站、批發和零售市場收集食物樣本的數目。大亞灣應變計劃訂明在大亞灣85公里範圍內(亦即覆蓋全港)實施飲食防護措施。當局會密切監測內地和本地的食物、活生食用動物和食水是否受到污染。
- 市民應留意政府有關食物、牛奶或食水的最新公佈。
海水
- 於泳灘及魚類養殖區收集海水樣本作測試
其他大亞灣應變計劃下的防護措施
為應對因站外輻射洩漏對香港可能造成的影響,當局或需考慮採取各種措施。然而,這些措施的內容和重點會因應不同情況而有別,視乎有關實際風險的評估而定。在這方面,政府或會就核設施釋出輻射而引致與核事故有關的人類健康問題,聽取放射防護咨詢小組的意見,尤其是基於盡量減低風險的大原則下應採取的防護措施。
邊境管制措施
-
據各個國際衛生當局的專業意見,輻射造成的污染有別於傳染病的病原體,通常不易傳播,亦不會隨著時間繁衍,反而會因為放射性衰變和個人採取的基本衛生措施而隨時間和距離顯著遞減。在核電站以外的人和貨物即使受到直接污染,也極不可能隨之“污染”其他人或對其他人構成傷害。故此,一般來說,受輻射污染人士可說是屬於個人的健康風險,而非對社會民眾構成公共衛生的風險。如有需要,前線部門會採取行動監測到港旅客及貨物的情況。
向受污染人士提供的協助
若撤離的本港居民和返港居民及內地訪客受到輻射污染的話,則可能需要接受監測和消除輻射污染。如有需要,會接受進一步治療。雖然輻射污染在一般情況下所帶來的公共衛生風險甚低,但可以預見個別人士可能仍會擔心受到輻射污染。為了令市民安心,及避免將所有懷疑個案導向公立醫院使其不勝負荷,將安排如下:
- 設立監測中心運作的機制,為有需要人士提供輻射監測及簡單的即時除污服務,這有助於緩解公眾的焦慮及減輕對公立醫院造成不必要的負荷。
- 除去衣物及使用清潔的紙巾清除皮膚上的污染物,一般已可消除約達90%的污染。受污染人士可即場(例如在入境口岸)進行此除污程序。只有那些在執行程序後仍受污染的人士,才需送往淋浴或接受治療。
- 消防處添置了設有淋浴設備的流動除污站,可放置在重點地方(例如撤離登岸點),以供撤離人士和緊急救援人員使用。
- 兩間設在公立醫院的「緊急輻射治療中心」會為在監測中心進行有關程序後身上仍帶有輻射的人士和傷者提供醫療支援。
撤離
-
即使大亞灣發生核事故,香港市民也無須撤離。不過,當局會撤離大亞灣20公里範圍內的東平洲居民和遊客,以及大鵬灣水域的船隻,以策萬全。
屏蔽
-
即使大亞灣發生核事故,輻射煙羽飄至,市民只要處於大亞灣20公里外,便無須進入屏蔽所。政府會透過各種渠道向市民發佈重要的應急資訊,例如煙羽路徑及是否需要進入屏蔽所。
派發甲狀腺封閉劑
-
政府已貯存大批甲狀腺封閉劑以備緊急用途。如有需要,政府會發出通告和指示。緊急應變部門會向特定類別的市民派發甲狀腺封閉劑以供服用。經審慎評估後,只有從東平洲和大鵬灣地區撤離的市民,以及參與撤離行動的人員,才有可能需要服用甲狀腺封閉劑。服用甲狀腺封閉劑或會產生副作用,市民應在政府發出指示時才服用。